时间:2022/12/31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北京雀斑权威医院 http://baidianfeng.39.net/a_wh/210304/8714503.html

最近的楼市出现了三个具有风向标意义的事件,

个人房贷收紧、又有城市出“重拳”调控楼市、上海宣布降低落户门槛

。在调控依然不断加剧的态势下,楼市会否迎来怎样的变化?未来买房还能赚钱吗?

一、房贷突然收紧,会影响房价吗?

近来多家媒体报道:监管部门要求大型银行新增涉房贷款占比

降至30%以下

。经多方求证后,五大行近来的确银根压缩。

所谓的“涉房贷款”广义上来理解,就是跟房产息息相关的贷款,如新房、二手房,还包括公寓、商铺、写字楼等经营性质用房的个人贷款,除此还有开发商的开发贷、土地贷等。

其实,从历史数据来看,年开始,在去库存政策影响下,新增房地产贷款占比(净增房地产贷款/净增人民币各项贷款)都在

30%以上

,也就是说超过三分之一的资金都流向了房地产,最高点在年底,当时该占比

超过了50%

而从年“去杠杆”以来,新增贷款中房地产贷款占比就一直在下降。当前房贷占比并不算高,

今年二季度,全国新增房贷占比为24.8%,

相对年底的高点已经腰斩了,金融去杠杆、楼市调控的作用还是起到效果了。

此次监管要求,加上之前房企的“三条红线”,可以说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对房地产市场降杠杆,对房地产金融仍维持“严监管”态势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从楼市的过往表现来看,

金融政策的松紧,对于楼市冷暖影响较大。

年-年(各城市房价稳中有升,累计上涨超过一倍);

年-年(各城市同比年初几乎全部翻倍);

年-年(年末一线城市比年初上涨50%、二三线城市涨幅相对较低);

年-年(一二三四线城市先后轮动翻倍)。

从四轮房价暴涨的背后,几乎都能看见宽松的金融信贷环境。

信贷宽松,房价容易上涨,相反,信贷收紧,会直接导致需求哑火

,尽管目前新增房贷并不在高点,收紧力度不会太高,但

收紧信号再次说明“稳房价

”并不是一句空话。

二、热点城市楼市调控接连出“重拳”

继常州之后,又一个三线城市加入升级调控“阵营”,9月28日,

唐山市

宣布加强调控政策,其中,最引人注意的是住房信贷政策的规定:

家庭二套首付不低于50%,三套以上直接暂停贷款。

目前实行三套停贷的,有

北上广深、海南、青岛、长春、赣州

几个城市。

另外,今年7月以来,已经有杭州、东莞、宁波、深圳、南京、长春、海口、无锡、沈阳等多个楼市热度高、房价明显上涨、出现炒作分为的城市相继收紧了楼市调控政策。

此次,唐山调控的风向标意义明确,表明

“房住不炒”底线一直没有放松,无论是几线城市,楼市过热必定调控,逃也逃不掉,可谓是“打鼹鼠”式调控,只要有城市敢在房价上露头,必遭调控重击。

形势比和年还严苛得多。

三、北京宣布“自由贸易区”,上海放开户籍限制

再来聊聊,北京和上海的“新变化”。

北京,以前的目标是要疏解“非首都核心功能”,经济金融中心地位一直被淡化。而就在几天前,好久没消息的北京,突然宣布要设立“自贸试验区”,要对外扩大开放,而且还要建设“全球财富管理中心”。

除了北京,上海最近的动作也很大。9月23日,上海宣布降低落户门槛,上海交大、复旦大学、同济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的本科生,也可以直接落户上海。要知道,从年开始,上海就执行了严格的“人口红线”,落户门槛特别高,这次突然松了口子开始抢人,来了个度大转弯。

其实,另外两个一线城市,近期也没闲着。

广州,花都人才认定放松,只要花都没房,市区有房也可以在这里买;南沙更放松,高端人才的直系亲属,也可以来这里买房。

深圳呢?最新的消息是,深莞惠一体化在加速,深汕高铁信息公告,旁边的东莞,想跟深圳来个深莞合作区。

总的来看,笔者认为,风向上,大城市有进一步聚集的趋势,继续强化都市圈,并且放开户籍限制,鼓励优秀的人都去大城市。

“强者恒强”的规律被默许。

综上,未来的购房自住或投资,我们可能会面临几个思考:

1、同一个城市购买多套的难度会越来越大,跨城市购买的难度也在不断提升,包括社保联网等技术性动作可能会影响这种购买。

2、多套既然做不到了,那么人们的资金总是需要资产去容纳,高总价的房产,未来的变化趋势非常值得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yy/pgyy/3189.html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